沈陽航空產業集團: 用改革賦能 做強沈陽航空產業
——沈陽國資擎旗奮進譜新篇系列報道之八
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市場化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三年來,沈陽航空產業集團(以下簡稱航空集團)作為市屬一級企業,在沈陽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市國資委的指導下,搶抓機遇,緊緊圍繞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心任務,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扭住改革不放松。截至目前,航空集團改革任務基本完成,高質量發展成效逐步顯現。
“一條大道”——明確一個定位 一往無前
把準改革的“方向盤”是保障航空集團這艘巨輪不斷向前的關鍵所在。
航空集團肩負著做大做強沈陽航空產業的重要使命,是沈陽航空產業發展的工作專班。目前,航空集團重點開展航空產業園區建設運營、航空高端智能制造、航空產業投資和航空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搭建等核心業務。航空集團依托沈陽航空產業優勢,重點打造國有資本投資平臺,成為央企、國企、民企銜接通道,科技鏈、創新鏈、資本鏈、政策鏈貫穿通道,預計2027年,航空集團資產總額將實現200億元。
眼下,航空集團與沈北新區政府、航空工業沈飛共同規劃建設沈陽航空產業園(沈北),在沈陽北部打造沈陽航空航天城。根據規劃,沈陽航空航天城將建設沈陽航空產業園(虎石臺片區)和沈陽航空產業園(新城子片區)及配套的生活、生態區。依托沈陽航空航天產業優勢,沈陽航空航天城將面向未來航空航天發展趨勢,重點發展以航空、航天、空天衍生三大主導產業為主,配套發展商貿、文旅、科技服務、制造服務等服務業,形成“3+1”產業體系。9月26日,沈陽航空航天城13個重點項目已經簽約,涵蓋材料研發、技術創新、零部件制造等多個領域,產業競爭力強、關聯度高、帶動性好,將為沈陽打造基礎雄厚、鏈條完備、結構合理的千億級航空航天產業集群注入強勁的動能。
航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沈陽航空產業園(沈北)按照“三生融合”理念,根據“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構建“1+1+1+N”(政府+國有平臺公司+龍頭企業+配套企業)發展模式,立足于“補鏈、強鏈、延鏈”,完善航空產業生態體系,進行“人、城、產”深度融合,將航空產業園打造成為數字、低碳、智能、綠色的產城融合示范園區和頭部企業配套園區。園區總投資約200億元,占地面積約3200畝,依托航空工業沈飛、601所等龍頭企業,面向未來,重點布局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航空共享能力中心、航空卓越制造中心、航空教育科研、航空科技創新及生活、生態配套項目,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約250億元。園區首期啟動沈飛航空復合材料加工中心、沈飛航空鈦合金成形及增材加工中心兩個項目,計劃總投資約40億元,占地約450畝,預計投產后年產值約60億元。
以航空產業園區和航空投資基金為依托,航空集團還將圍繞產業鏈打造航空產業技術研究院,為產業鏈上的技術團隊提供研發空間、市場客戶、資金、生產場地等一系列服務,實現從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的全鏈條服務模式,力爭建設成為國家級產業技術中心。同時,依托科研院所和駐沈高校的強大科技力量,引入社會資本扶持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
“一個落腳點”——三項制度改革突破藩籬見實效
國企改革,重在活力。在改革中,航空產業集團從以勞動、人事、分配為落腳點的三項制度改革出發,實現企業新動能持續迸發。
“三項制度改革是痛點、難點,改好了就能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焙娇占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叢軼弢表示。
在實施三年行動中,航空集團在全級次公司中全面實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經理層成員完成簽訂崗位聘用協議、任期及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明確工作要求和標準,強化經理層緊迫感,解決了經理層任期“終身制”問題,打破了管理人員的“鐵交椅”。2022年初,根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整體經營情況,航空集團大刀闊斧地對集團本部和子公司高管薪酬予以優化,降薪比例達30%-50%。
業績決定用人、效率決定用工、效益決定薪酬。在改革中,航空集團端掉傳統“大鍋飯”,還通過實施全員績效考核,切實建立起經濟效益與員工個人收入掛鉤的分配機制。2021年度集團各單位的績效考核結果為30分-100分不等,員工個人績效工資兌現比例為30%-100%、平均65%,合理拉開了員工之間的收入差距,實現“干好干壞不一樣”。
改革敢于動真碰硬,讓“能力決定位置、員工市場化流轉、貢獻決定薪酬”成了常態?!斑^去干多干少差不太多,不少一線職工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賬’?!焙娇占瘓F一位職工坦言,改革讓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勁頭更足了。
“一股勁”——搶抓央地合作契機 提升我市產業能級
“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眳草W弢如是說。
三年來,航空集團搶抓央地合作契機,主動對接駐沈主機廠所和航空頭部企業,通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引資本”和“轉機制”有機融合,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沈陽。
創新工作方法,吸引頭部企業落戶沈陽。由航空集團與沈陽頭部主機廠投資百億元共建的沈陽航空動力園已開工建設。預計到“十四五”末期,該園區產值有望達100億元,本地頭部主機廠本地配套率將由目前不足10%提升至80%以上。為了推動航空動力園項目的快速引進,航空集團將省市區給予集團的政策先行補給入園企業,促成項目快速簽約落地。此外,航空集團積極推動開展混改工作,引入央企戰略投資者,目前已完成自籌資金3億元,實現了對航空動力園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
與本地頭部企業加大合作,打造央地協作典范。航空集團搶抓駐沈央企改革機遇,提早謀篇布局,攜手航空工業沈飛圍繞航空配套產業鏈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2021年,航空集團被國務院國資委列入國家首批“央地協作行動”企業,與航空工業沈飛聯合制訂工作方案,重點在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協同方面開展工作,相關項目已于今年7月達成合作協議。
“引資”+“引質”,逐步形成航空產業專業化投資能力。航空集團與深圳知名投資機構合作,共同成立的沈陽航空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進展順利。今年4月,該公司發行了首支航空產業專項基金,投向主機廠核心零部件配套工廠,并將項目落戶沈陽航空產業園?;鸸境闪⒓爱a品的發行,提升了航空集團社會化募資能力和投資能力,為集團實施重大項目落地提供充足“彈藥”,成為集團重大項目招商引資的重要抓手。